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怀念爱国归侨、著名心理学专家、师生们极为尊敬和爱戴的师长、我校教育系张德琇教授。
张德琇教授1909年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193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大学期间主修教育心理学,辅修英语。1940—1942年,张老师任中央大学教育研究所助教,兼读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1942—1946年,她任四川教育学院讲师、副教授。1946年9月,因发表了有关童工福利问题的论文且擅长英语,她被派赴美国参加国际劳工会议。后因返程经费不足等问题而留在美国,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马利蒙学院,并兼任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试等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直到1973年回国。
张教授虽然二十多年生活在异国他乡,但她心里时刻装着祖国——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她深爱着祖国这片美丽富饶的、生她养她的土地,她坚信总有一天自己要落叶归根。美国华埠有几条街都住着中国人,也是她二十多年中去得最多的地方。那里有不少人曾劝她加入美国籍,并告诉她如果不加入美国籍的话,将会给她带来不少麻烦。她婉言拒绝了这些好意,并坚定地回答说:“我早就打算回祖国去,因为我是中国人。”她在中大读书时的许多同学去了台湾,其中不少人曾给她写信劝她去台湾任职,她也未予理睬。1970年前后,她的一位在台湾的女同学以国大代表的身份给她打电话,称台湾政府愿以优厚的物质待遇邀她去台湾大学任教,她回答得非常干脆:“去是可以的,但要台湾政府与大陆的中共合作才去。”她心目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1972年,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张教授欣喜万分。1973年春,她不顾种种阻挠,放弃高职高薪和优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到阔别了二十多年的祖国,实现了她平生的夙愿。
张教授回国后,被安排在当时的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任教。这虽有悖于她所学的专业和她几十年从事的教学科研主攻方向,但她以服从祖国需要为天职。她说:“我回国的主旨乃是以祖国的需要、以努力工作为目标,不应以个人的名和利作为目标,我准备将从教了几十年的教育心理学的教育与科研置于脑后,根据祖国的需要来衡量自己的选择。”
她到外语系以后,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去,担任了三年的英语口语教学工作。她工作愉快,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她曾向系里提出,愿意承担任何年级任何课程的教学,直至函授班。她经常接到一些中学教师写给她的求教信,对此,她表示乐意解答所有教师提出的任何疑难问题。她结合教学,撰写了《辩证的英语结构分析》一书,用辩证法分析英语语句的结构。还用英语写了《社会主义的光明》一书,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以教育学生。20世纪70年代末,她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号召,开始自学科学,并将之与英语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帮助和引导青年人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她曾写信给在美国的朋友,托购有关的科学书籍。她努力研究科技英语并撰写了《科技英语翻译法》上下册。她认为“帮助青年人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爱好真理,喜欢创新,更可为我们祖国成为世界上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1978年冬,教育系恢复招生。学校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张教授的业务专长,一方面考虑到教育系教学工作的需要,于1979年春将张教授调到教育系工作。年近古稀的她又回到了自己几十年为之呕心沥血的、驾轻就熟的工作岗位,她如鱼得水,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宽阔舞台。调到教育系以后,她担任了“教育心理测试”等课程的教学。她教学态度严谨,坚持进行教学改革,坚持启发式课堂教学。她曾对启发式和传授式教学进行过对比研究,写有《启发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对比实验研究》的论文。她非常重视教学实验,经常进行教学调查和测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撰写了《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测》、《大学教学改革刍议》等论文,这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她严于治学,更严于教人,特别重视对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她在写给学校《校庆50周年献礼》一文中,曾向学校建议,要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她写道:“我校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中等学校的教师,其应具备的条件有二:一是高尚的道德;二是丰富的知识。后者固然不可放松,而前者尤为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模范,在行为方面要以身作则,要随时随地表现出社会主义道德与觉悟。”她还提出“在政治课本中加添社会主义道德内容”等重要建议。她来校后,不少系都请她向学生作报告,她从不推辞。她总是向学生说:“还是祖国好。”她向学生讲述她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道理。她说,美国很多青年其实也很羡慕中国,想学习中国的一些东西,但他们想学又不想失去自己民族的特点,以此教育学生既要学习外国的长处,又要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盲目崇拜。
张教授为教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1946年出国前,她的心理学论文《语数位形测验的编制报告》就获得了当时全国学术二等奖,她成为我国心理学界少有的获全国学术奖的学者。同年她又带着《儿童心理的发展》一文赴美国参加国际劳工会议,为解除童工的疾苦奔走呼号。1973年回国后,她深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她像一个匆匆赶路的行人,争分抢秒,与时间赛跑。她放弃了国家每年给她到旅游胜地避暑、疗养的机会。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她辞去了省政协委员的职务,谢绝一般的会客和采访。她长期患有心脏病和肝炎,组织上和医生多次动员她住院治疗,都被她拒绝。她总觉得时间不允许,她把时间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她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她撰写了《教育心理研究》一书。这本书在全国心理学界享有盛誉,被许多师范院校列为研究生教材。紧接着她又承担了国家教委下达的“七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开始研究和撰写《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一书。她不顾酷暑严寒,不顾日益加重的疾病的困扰,夜以继日,终于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书稿,给后人留下了这部用心血和生命凝成的大作。在她谢世以后,这部著作由金宝搏官方188出版社出版。有专家认为,她的这部著作资料非常翔实,搜集了国内外大量有关的资料,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代表着当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先进水平和国际前沿水平,对帮助我国学者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国际水平,对了解创造性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沿革、研究状态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也给本学科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她原计划在有生之年再完成两部著作,而且已准备了大量资料,终因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壮志未酬便告别了人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张德琇教授淡泊一生,不图名,不图利,生活艰苦朴素,她一心想着的只有时间和工作。她还在外语系执教的时候,认为自己原来是心理学教授,不是英语教授,便向组织上提出了三点请求:①过去在教育心理方面之教授级完全取消;②英语方面的职位请从最低级做起;③敬乞减少工资,以符合低级英语教师应得之数。她的工资本来很低,1978年学校决定给她提升一级,她坚持不肯接受。国家每月给她的生活补贴费,直到反复说清这是国家的规定以后她才勉强接受下来。她每次得到的稿费都要交给系里一部分,她认为自己领了工资就不应该得这么多稿费。省里发给她的科研奖金,她全部捐献给系资料室和作为学生奖学金。她生了病从不肯住医院,也不肯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宁肯自己掏钱去药店买药吃。她年老体衰,生活十分不便,组织上要派人去帮忙,她坚决不同意。组织上派学生帮她抄写书稿,她坚持按字数给予抄写费。她看到学校供电紧张,不到天黑从不开电灯,电冰箱只在白天使用,一到晚上就关掉。她没有时间看电视,只用一台小收音机每天早晚收听国家大事和重要新闻。她穿的衣服都是很旧的,她睡的床是棕绷的,破得到处都用绳子捆绑着,她却不肯换新的。房间里除了一张书桌和一张吃饭用的小桌子,以及几张凳子以外,没有一样值钱的家具。她对自己这样苛刻,但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教育事业需要,她便慷慨解囊,从不吝惜。她的家乡汉寿县和省内其他地方发生水灾,她多次捐款,每次数百元。而她在汉寿的亲属生活有困难向她求援时,她总是对他们说:“我的钱是国家给我的,我要还给国家和人民,你们的困难希望你们用自己的劳动来解决。”每次都让其亲属失望而归。她曾几次给学校附小和幼儿园捐款数百元。学校50周年校庆,她捐款1万元。学校决定将这笔钱设立“张德琇教育科学研究基金奖”,每年奖励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她知道以后执意不同意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基金奖直到张教授去世以后才设立,不少青年教师曾获此奖励,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张德琇教授像一头老黄牛,辛勤耕耘一辈子,吃进去的是草,奉献出来的却是奶。
张德琇教授的高尚品德和无私的献身精神证明她不愧为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和我们学习的楷模;她随处展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行动,证明她是祖国的优秀儿女;她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和敬业精神,证明她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学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学习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严于律己、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为繁荣祖国的教育科学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有觉悟、有道德、有渊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今,我们可以欣喜地告慰张德琇教授的在天之灵:在您离开我们以后,学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惊人进步和发展,已跻身全国高校的百强。
张德琇教授,祖国不会忘记您!人民不会忘记您!学校师生永远怀念您!
(本文作者常业聪,系教育科学学院原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