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麓枫呈祥;流金岁月,无限荣光。9月20日上午,外国语学院515报告厅里笑语阵阵,外语系65级的84名校友从天南地北回到母校、回到外国语学院,与校、院领导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庆祝入学五十周年聚会。学校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彭正乔、院党委书记王龙彪、党委副书记贺慧星热情接待了他们。65级曹振怡同学担任主持人。
聚会伊始,刘和清同学受聚会筹备工作小组的委托作工作汇报。在汇报中,刘和清述说了筹备过程中遇到的艰辛,通报了聚会的日程安排和经费预算,并对各位老同学的大力支持和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表示衷心感谢。刘和清还在汇报中提到,聚会受邀的16名老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只邀请他们参加午宴和合影,但65级全体同学对老师永远怀揣着敬意和尊重。
随后,彭正乔同志代表学校校友总会致辞。他用三个词语总结了自己此刻的心情:“欢迎”、“感动”、“祝福”。65级校友作为学校文革前的最后一届学生,彭正乔将他们尊称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他感动于各位前辈在艰苦环境中继续保持刻苦学习的精神,更感动于他们在文革开始后依旧坚持对后代的教诲和培育;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
接着,王龙彪书记代表学院为聚会致词。他欢迎校友们返校回到学院,列举一系列详实的数据介绍和汇报了外国语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指出:学院的发展凝结着几代外语人的心血,也离不开校友的关注、爱护和支持。他深情回忆起多年前与65级校友中曹振怡、黄光庭两位先生的共事经历,钦佩于他们身上透露出的师长风范和催人进取的品质,并向全体65级前辈表示衷心的祝愿。
最后是65级同学代表发言。年级代表肖国辉、一大班代表曾令周、二大班代表潘均辉、三大班代表彭思平、四大班代表王泽兰分依次发言。在发言中,他们首先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学院对自己的培育。随后,回忆起他们求学生涯中的往事。虽然他们之中多已年过古稀、两鬓斑白,但50年前的往事依旧历历在目、置若昨天。在用质朴、深情的语言回忆当年的师生情、同学谊时,于情深处老同学们甚至掩面拭泪。此外,同学代表还专门朗诵了为本次聚会而作的诗词、对联等,情绪热烈,意兴盎然。
母校亲如家,师恩大如海。为了表达全体同学对母校的感激之情,65级同学代表还向外国语学院领导赠送屏风。为了亲手将屏风送到学院领导手中,他们一大清早便来到学院,拖着古稀之年的年迈身体,亲自将屏风抬到学院五楼。
师生忆往昔,看今朝,抖精神,抒壮志,其乐融融,其情洽恰。此次聚会在平安、健康、和谐、快乐的聚会原则指导下,为同学们创造见面机会,让他们广泛交流信息、不断加深感情、继续增进友谊。中午11点半,外国语学院外语系65级全体同学、老师与外国语学院领导老师在红楼合影留念。据悉,他们还将在下午继续开展相关集体活动。
后记:沧海桑田,岁月匆匆。不经意间,年轮在脸上涂满了岁月的风霜,增添了流年的沧桑。老人们归来重逢时,已不是当年那束茉莉的新香嫩芽,早已成为而今的秋菊黄花。45年前毕业时,他们还来不及叙完别愁,诉尽离殇,转眼奔赴祖国大江南北,从此天各一方。几十年来,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他们把汗水洒在祖国的土地上,把忠诚镌刻在共和国的旗帜上。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离校45年,老人们昔日以母校为骄傲,今朝努力让母校以他们为豪。“丹心报国,义薄云天,树业为功,恪尽职守,善德如玉,洁若荷莲。”45年来,老人们牢记母校的嘱托,牢记老师的教诲,寒冬酷暑数十年,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着清苦与平凡,在各自的事业中创造着佳绩与辉煌。
在老人们眼中,同学是同窗共读的伙伴,是志同道合、情深义重的至爱挚友,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是相守相伴到终老的亲人。45年的离别,代表着45年的思念、45年的期待和45年的牵挂。为了45年后的这次重逢,老人们从去年夏天开始筹划,一年多来先后召开八次会议,四面八方搜集老师和同学信息,亲手制作纪念册和纪念品。几十年过去,当时入学的153名同学,已有18位先后辞世。年华老去固然令人伤感,但他们与乐观快乐相伴,与同学们一起相扶相帮,安享着人生的美好时光。但得夕阳无限好,无须惆怅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