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官方188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金宝搏官方188网站!今天是:

《无问西东》观后感

来源:金宝搏官方188新闻网 作者:习怡心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7日 14:43 点击:

以“Forover young”为题,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献礼片《无问西东》并不仅仅是作为新主流的商业片,它更倾向于传达“青春”在时代变更中恒定不变的一部分定义。四代清华学子,三段清华时代,时间如同一条隐形的线将人物编织进这场跨越了百年的故事,也不动声色地将四代人看似毫无关系的人生道路在最后收拢。

清华是一座聚集着无数优秀青年的学府,它并不是十几岁少年寒窗苦读的终点,而是怀揣理想和迷茫和少年时代告别的青年们去寻找答案的起点。尽管影片中关于历史时代背景的把握尚有欠缺,对个人主义和小资情调的渲染也过于明显,仍然不能否认《无问西东》通过多元主题和突破时间的结构表达展现出的,属于青春的勇气和退缩、徘徊与前进。这部影片的美感与感染力并不在于情节,而是在于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

一、时代与青年的互唤

民国时期的清华学堂,大力培养着国家急需的实科人才。然而当年轻的吴岭澜面对着自己擅长的文科,和自己希望投身其中为国献身的实科之间的巨大鸿沟,产生的情绪和迷惑并不难穿过屏幕,为当今的青年所感同身受。从本质上来说,即使是现在饱受文理分科困扰的学生,和吴岭澜的迷茫也是相同的。选择的出发点是个人前程也好,国家大义也罢,都难以避免沾染上或多或少的功利性。

或许,实用主义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够一呼百应。

但是,与其说时代呼吁每个青年投身到某一领域,不如说时代更希望每个人能够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一方空间。同样地,属于青春的“真实”也不该如同齿轮或者铆钉一般和“需求”完全吻合。“发自内心”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它之所以能够跨越一个又一个的时代,至今还能够作为一种主流价值观被千千万万不同年龄的人们响应,恰恰证明了真心的重要性。

同样的,1938年在空袭中已然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痛哭和尖叫已经穿透了大学的高墙,任何一个怀揣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样的背景板下都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炸弹震耳欲聋的声音和母亲的祈求交错在一起时,沈光耀做出了和老师吴岭澜一样的选择。

吴岭澜在防空洞里说:“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或许,沈光耀的真实,是飞机冲向敌舰之前,是给母亲留下道歉之前,是他走向空军基地之前,是在那个雨天他推开窗户,昆明的雨季裹挟着万物生长的蓬勃款款走来之时,从他内心的土壤中扎根抽芽的关于生命的诠释。

静坐听雨,放下书本,看似是与外界隔绝,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是与拥抱真正的自己,拥抱真正的自己心中的时代。

同样,陈鹏和张果果,困惑于爱情与理想、良知与现实的矛盾,尽管他们都是出类拔萃的清华学子,时代的飓风也会吹得他们心中的路标摇晃不止。但无一例外地,他们的最终选择,都是自己的选择。

二、青春的两面:残酷的救赎

无论如何,这部影片都是以青春片的包装示人。关于年轻人价值归属的问题,其实一直都在被反复提及,无解的问题正因此才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无问西东》作为一部非典型的怀旧青春片在清华校庆上出现,这体现出的是这个社会对青年的期望;而这部电影在年轻人群体中引发的轰动和争执,从奉为圭臬的赞美到毫不留情的贬损,都能够相当程度上证明“听从你心,无问西东”这一价值观对青年的影响之强烈。

电影中已经将青春解剖得淋漓尽致。与年轻、热血和萌动爱情并列的是叛逆、迷茫和对自我的否认。置身于灰色时代,骄傲的清华学子愿意去承担一份责任,然而在承担这份责任之前,这片看似无穷无尽的灰色浓雾中伸出的来自无知看客和时代阻力的利刃将他们理想中青春的馈赠砍得粉碎。王敏佳倒在革命民众的拳脚之下,西域遮天蔽日的黄沙挡住了陈鹏的道路,沈光耀驾驶飞机一遍遍地做着浮于表面的拯救,李想的血书,甚至是张果果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你猜”……

少年憧憬青春,中年人怀念青春。只有身处青春时代的人才明白,被理想和回忆美化的青春如同世间万物一样拥有两面性,它不是完美的代名词,也不是英雄主义得以毫无限制地实现的乌托邦;它是十几年的沉默后爆发的雷鸣,无论雷鸣的根源是春雷还是冬雷,无论未来究竟是西域紫红色的天空还是沾满了鲜血的战乱时代,它都是那段沉默的结束。

至少,拥有青春,就拥有了被救赎的机会。

相比较现在流行于荧幕的青春伤感文学,《无问西东》在立意上确实高出一层。如果说前三代的青年愿意作为理想的牺牲品是因为年代的特殊性,身处现代的张果果则恰到好处地做了一个补充和延伸。

刻意打乱的时间,交错复杂的人物关系让青年与青春、青年与青年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代是片状的吗?每个人与时代紧密相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透过这部电影,一代一代相传下的清华学子的风骨,伴随着一代一代不同的迷茫,几乎只是换了妆面的历史吟唱着相同的故事。

三、个人主义与神话式历史

贯穿整部影片的背景音乐是《奇异恩典》。轰炸区断了双腿的神父鼓励赤着脚的孩子们用歌声驱散饥寒。这样的场景是典型的美式风格。实际上,美式的普世主义在影片中远不止这一处。从个人的意义开始有意识地与时代背景作斗争,就已经奠定了个人主义带来的无可避免的片面化和过分煽情。

影片中历史显然不能够作为评判那个时代的坚实标准,甚至可以说,影片制作者对那个复杂时代的了解并不够深刻,包括刻画文革时期显而易见的扁平化和对清华校史认知的错误,这样的不足反射到了影片中人物身上:希望超越残酷现实和世俗的理想,被放置在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超越的框架之中,以献身国家来消解个人之不幸遭际。

之所以称之为神话式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影片传达的价值观的自身冲撞。以沈光耀和陈鹏为代表的牺牲自我报效祖国的精神,无疑是影片最初始的主题,这种传统理念中的正统大义,是磨灭了相当一部分自我意识的结果。然而在另外一部分角色身上,例如叛逆的王敏佳,又能清晰地感受到个人的反抗。这种感受在被奉为经典的那段独白中达到了最高峰: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作者系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20级光召班学生)

编辑:王一斐



上一条: 朝圣
下一条: 开路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