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搏官方188旅游学院注重挖掘旅游学科美育价值,探索立足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整合各项资源开展第二课堂、建立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引进与自建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四课联动”美育模式,“四课”融合共通、功能互补,从形式美育走向实质美育,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传统文化联动一、二课堂,营造“红色美育”氛围
艺术类课程是以美育人的主渠道,学院课程教学侧重于学生审美判断力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中将红色文化植入民间艺术,开设了公共选修课“现代女红工艺”,涵盖湖南湘绣品鉴、中国结编织工艺品、湖湘非遗等内容,遍邀各方人士讲课。课外,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非遗体验馆、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结合传统艺术制作讲述艺术史、美学史、红色艺术故事,并引导学生开设主题展览,拍摄宣传视频,丰富校园文化,打造了视觉、听觉、触觉“三感”融合的红色艺术教育。课程还吸引了不少外国留学生一同鉴赏,扩大了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学院依托艺术类社团打造不同作品类别的“艺术工作坊”,配备在职或离退休优秀教师担任指导,鼓励学生将作品报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比赛活动,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第二课堂艺术实践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第一课堂艺术教学与第二课堂艺术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以主题实践协同二、三课堂,丰富“红色美育”体系
学院协同高校院系、地方艺术团、民间艺人、革命文物遗址等单位和场所,多渠道多方位配给美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依托“潇湘影视”“华谊电影小镇”“芒果TV”等平台,鼓励学生创作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在生活短视频征集、Vlog大赛中传递生活美,让学生成为尊重生活、通晓生活的“艺术家”。
学院注重利用好“大思政”美育资源,在长沙市社区、橘子洲景区、湖南省党史馆等处定期开展“旅游文化传播”“助力景区管理”“服务社区发展”等一系列育人品牌活动。志愿者参与社区基层挂职锻炼,充分利用学院与企业、机构共建的“红色文化教育创新创业基地”资源,赴湖南湘西里耶、韶山、雪峰山、花瑶山背村以及山东乳山等地区开展扶贫、调研、文创、推广等“红色筑梦”实践活动,挖掘史料,设计“红色研学”旅游路线。
以线上线下连接一、四课堂,彰显“红色美育”活力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让网络思想教育与美育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如何真正以红色文化为引领,融合艺术教育与公共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呢?学院的做法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挖掘美育特色,打造专业教学精品课程。学院注重专业课教学与美育同向同行,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契机,开创“专业+思政+美学艺术”课程新模式,同时利用校企对接产教融合平台,逐步将专业教学成果转化为美育科创成果。
二是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与网络课堂结合,建设“红色旅游景区促销运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突破时空与成本费用限制,将红色景区促销运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设置“自主学习—教学引导—在线实验—实验考核”等模块,进一步引导学生创作美学作品。
三是强化美育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品牌影响。文旅融合背景下,学院教育通过“剧场里的思政课”“音乐中的思政课”等实践活动,浸润思政育人元素。开设“履行者”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文旅青年传媒队伍,用短视频、微课堂、表情包、H5、微漫故事等年轻人特有的话语体系风格,传递党的温暖,传播党的声音。
(作者:龚曦,系金宝搏官方188旅游学院团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1/03/content_618766.htm?div=-1
一审:龚曦 二审:邓丛亮 三审:王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