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设置 管理制度 社科项目 社科成果 研究机构 智库建设 社科人才 支部党建




成果统计
成果获奖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社科成果>成果展示>正文

第十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释名考论》陈建初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2 点击数:次





陈建初《<释名>考论》(著作)

《<释名>考论》(著作)

金宝搏官方188  陈建初著

金宝搏官方188出版社,2007年4月,298千字

第十届(一等奖) 2010年

成果简介

《释名》是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学术专著,它用声训和直陈解说等形式,解释了1710个语词的语源或命名理据,在汉语语源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但以往学界对《释名》褒贬不一,或全盘否定,或全面肯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书在穷尽性考察和验证全部词条的基础上,对《释名》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力求客观公允地体现《释名》的学术价值。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考辩《释名》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版本源流等。第二章从语源研究的角度,对《释名》体例和训释条例重新作了详尽的归纳。第三章讨论《释名》的语源学观及其推源方法。阐释了刘熙“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的著名论断,区分了“义类”与“事类”的概念,总结了《释名》所归纳的理据类型,系统地总结了《释名》的语源研究方法。第四章是对《释名》所推语源的验证。运用现代语源学研究方法,逐条考察验证了《释名》的声训推源和理据阐释,确认并且列出了经考察证实的455组同源词,在此基础上对《释名》的语源探索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第五章讨论刘熙语源探索的成就与局限。分别从理论、方法论、实践价值三个层面总结论证了《释名》的成就,认为《释名》的语源研究方法丰富多样,体系初具雏形,为后代的语源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现代语源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透过《释名》声训大量存在的错误或者可疑现象,去寻找其背后的原因,从而着重分析了它理论上的误区、声训法的局限,以及过分依赖词形线索、联绵词误释、一词两源说等错误。第六章是论文的附论。从《释名》语料价值的视角,首次系统地研究了《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考释了一大批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等后代大型辞书的复音词,对古汉语词汇研究以及现代辞书编纂提供了新的材料。

作者简介

陈建初,男,1955年生,文学博士,金宝搏官方188教授,主要从事训诂学和汉语语源学研究,先后发表论著四十余种,主要有《<释名>考论》、《〈尔雅〉读本》、《白话<论衡>》、《中国语言学人名大辞典》、《论黄侃先生的语源学思想》、《汉字形体在汉语语源研究中的地位》、《汉语语源研究中的认知观》、《<释名>同源词疏证》、《〈释名〉隐含语源线索探绎》、《论“凓”“慄”同源》、《辞书“冒滥”释义辩证》、《读<左><史>献疑》、《<释名>中部分未见于<汉语大词典>的词语考》等等。

学术价值

汉代刘熙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其著作《释名》是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学术专著,但是历来学术界对其评价毁誉参半,缺少全面的研究,也鲜有人真正认清了它的面貌和价值。本书对《释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考证,澄清了对《释名》的许多误解,重新确立了《释名》的价值和地位,为汉语语源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借鉴,促进了语源学史的完整构建。

  第一,本书从语源研究的角度对《释名》体例和训释条例重新加以发掘总结。不仅详细考证了《释名》的选字例、编排例与训释条例,尤其对训释条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考证。作者先将训释例分成声训、直陈、前诂、申训、杂例几大类,然后深入挖掘和详尽分析了它们的具体条例,精审入微,发前人所未发。

第二,本书发微抉隐,深入挖掘分析了刘熙的语源观,深刻阐释了刘熙“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的理论,指出刘熙语源观较之前人的先进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明确提出:凡事物命名皆有理据,皆有道理可言。这些观点涉及语源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大胆而新颖。

  第三,以往对《释名》的研究很少从语源学理论和方法论角度去做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则以较大的篇幅系统地总结归纳了《释名》多样的语源研究方法。语言内方法有:据语词的音义线索推源、据语词的符号线索推源、据语素的意义及意义关系推源、据方言线索推源等;语言外方法有:据文化礼俗推源、据天文、地理、历史传说等推源、据事物的特征推源等。认为其初具雏形的体系对后世语源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贡献超过具体语源的探索,是《释名》的主要价值所在。这些观点的提出,既符合《释名》的实际,又对汉语语源学学科建设有新的贡献,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四,本书运用现代语源学研究方法穷尽性地验证了全部词条,除搜集和采信了《释名》中被现当代语源学者验证和认可的具有同源关系的声训385条外,另对70条声训的同源关系首次进行了考证确认。而且在验证过程中,还采用同类互证的方法,新系联了约160个同源词,这是本书在语源研究实践中取得的一大批新成果,为汉语同源词研究以及汉语语源词典的编纂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第五,以往学术界对《释名》的评价贬多褒少,本书用翔实的统计数据证明了以往对《释名》推源结果可信度的估价是不符合实际的,实事求是地还《释名》以本来面貌,是对《释名》研究的极大贡献。

第六,本书在批评《释名》的局限性时,对其中“一词二源”现象的评述,对声训性质的看法,对语言理据问题的讨论,以及从语料价值的角度首次系统地考察《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等等,都颇有新意,创获良多。

第七,本书虽然是对专人专书的研究,但在具体问题的探讨论述中,包含了作者对汉语语源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从基础理论到研究方法、到具体操作的汉语语源学科学体系,其中有不少观点属于作者的新见解,这对于当前汉语语源学学科建设也无疑是一个贡献。

主要社会反响

本书是在作者荣获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释名>考论》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成。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源学的角度对《释名》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考证,将《释名》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书在汉语语源学研究和同源词考证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释名>考论》“从语源学理论和方法两个层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释名》的成就与价值,这在《释名》研究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本书在全面深入阐释《释名》的语源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在语言的理论性、音义关系、词语的孳生规律及推源方法等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虽然研究的是《释名》,却可以从中读到“一个从理论到方法到具体操作的汉语语源学新体系”,这是对汉语语源学的又一新贡献。总之,《〈释名〉考论》是关于《释名》的“最全面最深入的研究成果”,也是“近年来汉语语源学研究的高水平学术著作”,全书“考论精审,新见迭出”。

诸如《古汉语研究》、《科教新报》、有关学报及红网也对本书做了相关的介绍。


上一篇:第十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体育伦理学研究丛书》刘湘溶 李培超
下一篇:第十一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明清近代叙事思想》赵炎秋

关闭



版权所有金宝搏官方188社会科学处| 地址:长沙市麓山路36号 | 邮政编码:410081 | 电话:0731-88872261 | 邮箱:653736129@qq.com

Baidu
map